阜阳故事|一座来了就要吃面的城市,一顿不吃就难受!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阜阳历史文化悠久,古时被称为汝阴、顺昌、颍州,自古而今,它便是一个人文荟萃、美丽富饶的地方。
历史悠久,人文蔚盛
它是姜子牙、甘罗、管仲、鲍叔牙、吕蒙、刘福通等谋略家们的故里,欧阳修、苏轼、晏殊等大文豪也曾在此为官,阜阳是一个造就英豪的宝地。
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阜阳的繁荣昌盛,但也因此让其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。古时阜阳战事连连,硝烟不断,战争的洗礼,给阜阳留下了戎马文化的烙印。
图来源于:新华网
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,阜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而又极具地方特色。南北兼而有之的地理优势,气候温和,雨量适中,面食是其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。
图来源于:颍州晚报
在这里诞生了许多美味面食,比如筋道的格拉条,像极了阜阳人的豪爽性格,鲜美的粉鸡,又透露出当地人的精巧细腻......异彩纷呈的美味佳肴,给人们带来了舌尖上无尽的惊喜和享受。
太和板面媲美天下面
俗话说:不到长城非好汉,不吃板面最遗憾!板面在我们阜阳老百姓心中地位可是逐渐升高。除格拉条以外,主食还当属它了,今天我们聊一聊太和板面。
图来源于:颍州晚报
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,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。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。桃园兄弟”刘备、关羽、张飞驻守颍州(今安徽阜阳),张飞吃面总嫌太软、不筋斗、清淡无味;厨师多次琢磨,面经过上百次的试和面成功了。
图来源于:颍州晚报
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,厨师灵机一动,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和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,张飞吃后顿感可口。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颖(阜阳)、宛(南阳)、襄(襄樊)广为流行。太和板面如同其他面食,也是经历种种面食演变而来,让其更适合当地百姓的口味,历经千锤百炼,才有今日太和板面这种美味面食的问世。
图来源于:颍州晚报
2015年5月,太和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,太和羊肉板面制作技艺等被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2018年11月安徽10大地标美食公布 ,太和板面评选为安徽十大美食。
2019年3月由太和县烹饪协会制定发布的《太和板面制作规范》已经被纳入团体标准开始实施。
比比皆是,经久不衰
谈到板面,无论是在几十年前还是现在。来到太和这个不太大的县城,每个街道角落都能见到羊肉板面馆字样的面馆,深深的融入寻常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之中,实惠的价格,少有的美味,让羊肉板面经久不衰。
图来源于:颍州晚报
随着时间的变迁,如今的太和板面遍布全国各地,出门在外经营板面馆的太和本地老乡,都打着太和板面的旗号经营面馆,外地面馆师傅更多的是挂着安徽板面的旗号。
图来源于:名厨汇
时至今日,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大小小的太和板面、安徽板面,确确实实的让太和板面的名气名扬四海,众多的板面师傅都是功不可没!
结 语
阜阳人爱吃、会吃、喜吃、能吃,造就了阜阳独有的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。咸也行,淡也行,辣也行,甜也行,炸也可,煎也可,煮也可,炖也可……任你东西南北风,我自笑纳肚腹中。
图来源于:阜阳日报
一方水土,成就了一方美食,让一座城市变得有滋有味。阜阳美食,源远流长,弥足珍贵。无论是您是匆匆走过这座城市,还是在这短暂停留,不经意的一顿餐饮,就已经把阜阳的味道深深地刻在了生命的印记中。与阜阳相约,与美食相恋,爱在阜阳,情有独钟!
成熟淮河路商圈 海量常驻人口 保利商管实力运营 全场景商业功能主题文化体验街区 超地域文创跨界产品
【千年入清河 宋街续繁华】约20-70㎡主题街铺 火爆珍藏约40-50㎡Mini小户 火热销售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