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安徽成绩单新鲜出炉

狐小萌 2020-01-13 14:28:05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全省企业总数达145.9万家,创历史新高;能源研究院、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;与沪苏浙签署13个合作协议;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%;我省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7所;省级行政权力事项、行政审批事项均保持全国最少…… 回顾2019年的“安徽成绩”,全省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、创新能力建设、长三角一体

全省企业总数达145.9万家,创历史新高;能源研究院、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;与沪苏浙签署13个合作协议;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%;我省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7所;省级行政权力事项、行政审批事项均保持全国最少……

回顾2019年的“安徽成绩”,全省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、创新能力建设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三大攻坚战、乡村振兴、改革开放、民生建设和主题教育等八大领域取得诸多成绩和突破,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取得新的重大进展。

[经济稳定健康发展]

●全省企业总数创新高达145.9万家

我省出台实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“30条”等系列政策,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。开展“四送一服”集中活动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.7万个。实施“三比一增”专项行动,新登记注册企业33.9万家、增长15.2%,全省企业总数达145.9万家,创历史新高。●新设立科创专板挂牌企业2043家

推动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,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011亿元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1%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家、“新三板”挂牌企业15家,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增加到5291家,其中新设立科创专板挂牌企业2043家。

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4%,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60%,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%以上。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8%,快递业务量突破15亿件。旅游总收入增长17.8%。启动实施稳投资十大重点工程包,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185个、建成1540个。

[创新能力]

●组织实施“卡脖子”攻关项目13项

过去一年,我省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,“科创+产业”发展迈出新步伐。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主平台建设。能源研究院、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,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建成,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。新组建“一室一中心”8家,新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。组织实施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3项,开发省级新产品603个。

●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0%

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,我省启动“高新基”全产业链项目建设,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三年建设规划,启动第四批重大工程、重大专项建设。

新能源汽车产量11.8万辆,占全国总产量的10%。“中国声谷”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,增长23%。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65万吨。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80项。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100台,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0个,“皖企登云”企业达5100家,传统产业智能化、网络化升级加快,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。

[长三角一体化]

●与沪苏浙签署13个合作协议

2019年,我省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规划纲要和安徽行动计划,着力扬皖所长,全面推进城乡区域、科创产业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公共服务、体制机制等领域的一体化。

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。打通2条省际“断头路”,合肥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付诸实施。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及系列活动,与沪苏浙签署13个合作协议,达成118个合作事项,其中5亿元以上产业类合作项目总投资1189亿元。

[三大攻坚战]

●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3141个

过去的一年,我省以大别山等革命老区、皖北地区和淮河行蓄洪区为重点,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年度战役。

全面排查并总体解决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,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国家考核反馈等问题整改。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3141个,实施到村产业扶贫项目2.24万个。帮扶4.27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。全面启动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,完成174个庄台人居环境整治任务。全面完成“十三五”8.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。已摘帽县后续帮扶和巩固提升措施得到加强。

●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%

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过去的一年,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
据统计,我省去年共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4549家,完成132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升级改造。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%。巢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,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。同时,扎实推进“三大一强”专项攻坚行动,落实沿江“1515”岸线分级管控措施,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总体满足序时进度要求。

●网贷在营机构数下降90%

2019年以来,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,我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。

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,网贷在营机构数、存量业务规模分别下降90%和87%。压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,稳妥化解持牌金融机构风险、企业重大债务违约风险。依法打击非法集资。加强政府隐性债务动态监测,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,政府债务风险继续下降。

[乡村振兴]

●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812个

过去的一年里,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呈现新局面。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加,稻渔综合种养157万亩,新培育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1390个,新增高标准农田380.8万亩。我省还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“五个一批”工程,新增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、产值超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区5个。

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812个,改造农村危房5.01万户,建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2.5万公里。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,农村水电供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,水电供区电网应急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8.2%。

[改革开放]

●行政审批事项保持全国最少

去年以来,随着我省不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,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。

我省的动态调整权责事项,省级行政权力事项、行政审批事项均保持全国最少。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全国较高,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基本实现“只进一扇门”“最多跑一次”,82%个人事项实现全程网办。

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全覆盖,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建成运行。启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“十大工程”,实施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,完善河(湖)长制、林长制,全国排名前列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落地我省。

●合肥中欧班列开行368列

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、铜陵(皖中南)保税物流中心(B型)、芜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,蚌埠港二类水运口岸实现对外开放。进口货物“两步申报”通关改革启动实施。芜湖、蚌埠至上海港口直达航线首次开通,芜湖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。

合肥中欧班列开行368列,发运列数和箱量分别增长102.2%和102.6%。皖港澳合作、对台工作、“侨梦苑”建设取得新进展。

我省还成功举办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、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、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。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,我省共签约项目638个、投资总额7351亿元,分别增长46%和64%。

[民生建设]

●建成智慧学校2186所

在教育事业方面,去年,我省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7所,建成智慧学校2186所。启动本科教育“十大工程”和高峰学科建设计划,安徽艺术学院、马鞍山学院获批设立。高职扩招任务超额完成,90所职业院校入选国家“1+X”证书制度试点。新增技能人才33.15万人,我省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首获金牌。

在医疗卫生方面,我省强化“三医”联动,37个县(市)紧密型县域医共体、4个市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启动建设,“智医助理”推广到55个县(市、区),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示范省获批建设。中药配方颗粒“走出去”取得重大突破。

在社会保障方面,我省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调整机制,建成36个智慧养老试点,3个市入选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。妥善保障215万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。

●“好人安徽”品牌越来越亮

过去的一年里,一批又一批英雄楷模和先进典范在江淮大地不断涌现,挺起了安徽昂扬向上的风采和形象!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蓬勃展开,“好人安徽”品牌越来越亮。李夏被授予“时代楷模”称号,3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,6名个人和小岗村“大包干”带头人集体荣膺新中国“最美奋斗者”,入列“中国好人榜”总数位列全国排名前列。

在文化事业方面,我省去年还新增4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5个县进入排名前列批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。4部作品获全国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

[政府履职]

●全省性会议减少三分之一以上

全面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,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。制定修改废止省政府规章10件,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2件。全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876件、行政应诉案件7123件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,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,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111件。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,开展各类民主协商9项,办理省政协委员提案761件。

严格落实“基层减负年”工作举措,全面推行“四不两直”调研方式,省政府文件、全省性会议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,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